- 2021-04-14
在这里,感受中华风度
《读者》杂志创刊已40载。从1981年至今,《读者》已累计发行超21亿册,从一本杂志发展为一个品牌。734期杂志,记录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人民精神风貌的变迁,见证并陪伴了一代代读者的成长……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赖床的男人
他的妻子总是第一个起床。闹钟一响,她便掀开被子,两腿一抬踩在地板上,再穿上睡袍。她的自律,使他心怀愧疚又钦佩有加。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第一幅画
上中学时,我住在台湾南部一座阳光过盛的小城。整个城充满流动的色彩。春天,稻田一直蔓延到马路边,那浓绿,绿得让人凝滞。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人随岁月长进
我因梦想而憔悴,风雨吹打,一座溪流中的大理石雕出的海神;而整日里我都在看着这位女士的美貌,仿佛我在一本书中找到的一种画出的美,我欣悦于眼睛的充实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肩扛生活,心怀希望
2010年1月30日,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年轻的母亲背着巨大的行囊,抱着年幼的孩子,艰难前行。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鲁艺自制的小提琴
在陕西延安文艺紀念馆里陈列着一把小提琴,琴体总长60厘米,宽21厘米,厚10厘米,琴弓长80厘米。它已问世70多年,是目前存留的唯一一件延安鲁艺人自制的乐器。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言论
麻雀有麻雀的天空,老鹰有老鹰的天空。大家生存的维度并不完全重合,所谓“天高任鸟飞”。——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说,新时代不再信奉“丛林法则”,而更崇尚“天空法则”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美食里的漫画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漫画与幽默
前几天聚会吃饭,朋友拿了一瓶1982年的拉菲,大家都喜欢喝。今天到我家吃饭,我拿了一瓶2012年的花生牛奶,他们都不喝,难道是年份不够?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画春天的人
至今,让-雅克·桑贝已为《纽约客》创作100多幅封面,皆为经典。他的画,就像春天里的第一场雨,一瞬间让人间生机勃发。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蠢事不能做
有悖道德的事不能做,有悖客觀规律的事不能做,境界低下的事不能做,以自我为中心、纯属为己谋私的事情不能做,情绪化、缺少理性衡量、带几分歇斯底里的事情不能做,压根儿做不到的事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大国的体面
元明善在仁宗朝擢參议中书省事,升翰林学士。正值朝廷派某蒙古大臣出使交趾,元明善为副使。此时交趾国内政权不稳,国主想结交中朝大官,便在使臣回国时以重金贿赠。那位蒙古大臣欣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赢而不盈
赢是与外界的竞争,做的是减法,减去一个个对手;盈则是对自身的灌溉,做的是加法,加得一条条顿悟。贏了对手固然可喜,却总会有更强大的对手;盈满自己则有着发自内心的欢喜,因为只余下了富足与和气。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何者为宜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约法一章
每个家庭都有不成文的规矩,可严可松。有些家长不准子女吃饭时讲话;另一些夫妇,财政完全独立,还有讲明长辈不可借宿等,条款千奇百怪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一晃就老了
几乎对所有人来说,衰老只是时间问题,除非遇到如下事件:大灾大难,地球毁灭,洪水淹没街道,炸弹摧毁城市,令生者如行尸走肉。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我把爸爸弄哭了
我问我爸,我是否有过让他哭的时候,因为,我不记得他在我面前流过眼泪。爸爸說:“有过一次。”爸爸告诉我,在我3岁的时候,他将一支笔、一美元和一个玩具放在我面前,他想看我会去抓哪一样。爸爸说,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测试,所抓到的东西就是孩子长大后最看重或珍视的。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做人如写字
我常恨自己字写得不好,许多要写字的场合常叫人尴尬。后来我找到了根子上的原因——小时用的第一本字帖,是赵孟頫的《寿春堂记》,赵字圆润、漂亮,弧线多,折线少,力度不够。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读者杯·《读者》伴我成长”征文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征文自活动之日起,即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本文为此次征文优秀作品。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植物猎人
一株雅美万代兰,长在高高的悬崖上,峭壁与地面形成九十度夹角。那粒种子,应该是被飞鸟衔上去的。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那些发生在同一个时代的事儿
公元1504年,34岁的唐伯虎过得并不是很开心。就在一年前,他和弟弟唐申分了家。受5年前的“徐经科场案”牵连,唐伯虎的仕途已经被封死,妻子也离他而去。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错失良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估算了一下,为了将人类送上月球,整个阿波罗计划耗费了大概250亿美元。这相当于现在的1000亿美元。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竟然没能把握住这堪称史上最为珍贵的拍照机会。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千年一梦
几乎所有被后世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般会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历史形象是正史记载或由历史学家研究出来的,文学形象是小说家或戏剧家创造的,民间形象则是一般民众心目中的。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没有指纹,会让你逍遥法外吗
20世纪初,约翰·迪林杰是遭全美警方通缉的“头号公敌”。他率队抢劫过多家银行和警察局,数次从警方的包围圈中全身而退,还曾两度成功越狱。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为了百年后的某一个人
自从我记事以来,已经花了好几十年的时间不停地画画、做雕塑和写文章。说句心里话,我不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成为一名艺术家。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不惧孤独,才能翻阅故宫
我喜欢故宫。早年,我热爱摄影,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泛着古老的光辉,都在楚楚动人地诉说着诱人的故事。这种诱惑,至今想起来仍令我心旌荡漾。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明明胜券在握
在谈业务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一场业务谈下来,明明感觉不错,以为是稳操胜券,可为什么事实正好相反?对方明明对我很和善、有礼貌,我提出的每项建议,他们都答应得干脆利落,可为何真到了签约时就全盘推倒呢?”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此心安处是吾乡
老派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信仰。3年前冬日的某天早上,一个电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来电者给了我一个号码,要我与身在美国纽约的程太太联系。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自律与律他
在电视相亲节目上,一位年入百万的金领或公司总裁,如何能在15分钟内让女嘉宾全部灭灯?有个屡试不爽的方法:只要他表现出强烈的自律,并吁请“另一半向我看齐”即可。比如:“我每天健身两小时,女朋友最好也有6块腹肌。”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先吃最喜欢的菜
在你的面前有一盘很精致的料理,你会先吃自己最喜欢的菜,还是把最喜欢的菜留到最后吃?投资家的习惯,通常是先吃自己最喜欢的菜。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窥见半生
大概5年前,偶然间,我看到一个微博用户。和别人不同,他从不转发,不发照片、视频,也不会参与抽奖等,每一条微博都是纯文字,写得很长,标点符号用得很对,表现出上一代人在对待书面语时特有的郑重。
《读者》2021年9期 - 2021-04-14
讲牛津腔英语的灌饼小哥
我们学校每周三、六晚上在艺术长廊开设英语角,供学生们交流口语。近期校园论坛有关六级考试的一个帖子里,学生们讨论一道题中原意为“奖金”的单词bonus为何要翻译成“善良”,有人在留言区说,餐厅卖鸡蛋灌饼的小哥参加英语角时曾用过这个单词,并指出其源于拉丁语。
《读者》2021年9期